本報記者 王東亮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齊京安是個愛立規矩的人,但他立規矩不是為了束縛,而是為了更有效率。
  制服筆挺,頭髮梳得一絲不苟,辦公桌上整潔乾凈,用過的筆一定要放回原處,齊京安做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規矩。
  “我是受過刺激的!”說起自己行事風格,身為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北京國檢局)局長的齊京安風趣地說。
  那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夕,齊京安隨國家質檢總局到雅典學習奧運會檢驗檢疫服務保障方案。沒想到雅典奧組委說,沒留下方案,只有一套安保方案,北京如果想分享,沒問題,但要一億歐元。
  齊京安永遠忘不了這次經歷,“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方案,並且要留存下來,這不僅是為了節省成本,更為了今後更有效率。”
  回到北京,齊京安立即召集人馬攻關,為奧運檢驗檢疫服務保障建立“北京規矩”。
  “法律法規梳理、對國際奧組委承諾的落實、物資出入境檢驗檢疫、進口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檢疫和入境動植物檢疫監管。哪些人入境要給與禮遇、哪些人要嚴格檢疫、哪些時段要增加現場人手、出現各類突發情況如何應對……”雖然繁複,但齊京安越數越興奮。“奧運會的規模超過任何大型國際交往活動,這是北京的機會,可以建立我們自己的工作規範,以後再組織類似活動,我們有規可循,會更有效率。”
  果然被齊京安言中,他牽頭組織的“北京規矩”形成了7個國家行業標準,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和深圳大運會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服務保障模式都直接參照“北京規矩”。
  2009年,甲型H1N1流感肆虐歐美。由於增加了填寫登機檢疫測溫、填寫入境旅客健康聲明卡、核對護照信息、加大醫學排查等措施和環節,北京口岸游客通關速度緩慢。
  齊京安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每天守在通關現場,分析人流,尋找人員裝備配置、工作流程的最佳組合,及時修改現有通關方案……終於,他找出一套最優的蛇形帶通關方案,最快7分鐘放行1個航班,大大提高了北京口岸的通關速度。
  不僅僅提高了通關效率,學會計出身的齊京安還精打細算,就連檢驗檢疫人員防護口罩配備幾個、儲備多少消毒液這些“細枝末節”都有了規矩可循,“處置甲流這麼重大的疫情,北京口岸物資、裝備的直接消耗每天僅需兩萬元,既安全又經濟。”齊京安得意的不是一次疫情的處置,而是這一次建章立制,確保了今後再遇到重大疫情,都可以按圖索驥,有條不紊。
  國境口岸熱斷層技術篩查重要檢疫傳染病方案、國境口岸重大呼吸道傳染病檢驗檢疫防控體系……一項項保護市民生命健康的國門規矩,在齊京安的主持下誕生。
  雖是個愛立規矩的局長,但手下的兵並不怕他,“我的意見,經常被他們給頂回來。”齊京安不以為忤。在他眼裡,機關中那些繁文縟節的“規矩”,必須為科學規範讓路。  (原標題:循規蹈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v28fvkyk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